專訪宇視科技智能交通產品線總經理楊齊期
本次采訪是在深圳安博會期間,在此次采訪之前,偶然的機會下我跟楊總見過一次面,初次見面感覺楊總是個沉默寡言的人,而在這次的交流中,刷新了我的第一感覺,其實楊總是一位很直爽的人。本次專訪我們就“市場變化”、“商業(yè)機會”、“市場方向”、“精工品質”、“AI”等問題做了如下對話。
賽文交通網:過去的一年中,你認為智能交通市場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楊齊期:如同整個安防監(jiān)控行業(yè)一樣,我感覺智能交通這個業(yè)務也進入了“智能“拐點,開始是真正的“智能交通“了。體現(xiàn)在兩個方面,一個是隨著AI和大數據的落地,支持的業(yè)務類型越來越豐富,提供的解決方案越來越全面;二是前端的算法算力大幅提升,原來實現(xiàn)不了的實現(xiàn)不好的需要多臺設備共同實現(xiàn)的,現(xiàn)在一臺相機都逐漸能做了,用戶的痛點在一個個解決。
賽文交通網:股權轉讓后千方集團在保證宇視獨立運營的前提下給予100億的基金支持,那么在智能交通領域給宇視帶來了哪些商業(yè)機會?
楊齊期:讓我們更有底氣了,對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也更大了,這個變化很明顯,特別是高速公路項目,比如今年8月份千方以聯(lián)合體中標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S340哈爾莫墩至巴音郭楞等十個公路項目(C項目包),中標額達183.65億元,里面包含很多的監(jiān)控產品。
賽文交通網:宇視最為關注的幾個市場方向是什么?
楊齊期:智能化多元的前端采集,安全可靠的網絡傳輸,穩(wěn)定高效的視頻圖片存儲,清晰直觀的圖像呈現(xiàn),強大快速的分析計算,精準豐富的信息發(fā)布。從應用的維度來看,我們覺得下一步在繼續(xù)完善機動車道路行駛管理的基礎上,同步增加機動車停車管理、非機動車、行人的安全保障和出行管理,當然我們也有相應的產品布局。
賽文交通網:宇視多年來一直追求工匠精神及精工品質,但是在目前國內智能交通市場以價格取勝、低價為王的大環(huán)境下宇視如何走得更快更遠?
楊齊期:對,確實是這樣。過去幾年ITS技術特別是算法進入相對穩(wěn)定期,市場產品同質化很嚴重,低價競爭也是常有的事。但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和前端深度學習芯片的商用,主流廠商又開始新一輪的策馬揚鞭,用戶隨之也越來越關注技術的提升。要想避免同質化競爭,必須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技術,拿核心的算法來說,17年2月宇視與全球近百家知名廠商和研究機構同臺競技,在計算機視覺算法權威評測平臺KITTI上以三個單項第一,總分第一刷新世界紀錄。另外“精工之路”是我們宇視做產品的宗旨,這個行業(yè)的拐點已經來臨,尤其是看到宇視創(chuàng)新提出的一些精工品質保障的交付件慢慢都變成行業(yè)的主流交付模式,我相信用戶會為“精品”買單,而且我們的用戶也一直在追求“精品”。
賽文交通網:人工智能對于安防企業(yè)來說舉足輕重,當然宇視也有布局,宇視的人工智能成果都有哪些?
楊齊期:目前宇視的AI業(yè)務方向包括公安、交通和平安城市等。目標是實現(xiàn)對車、人、物實現(xiàn)結構化、半結構化的數據,具體的產品比如深度學習人臉識別攝像機、深度學習智能交通抓拍機、深度學習USB智能棒、“昆侖”結構化智能分析服務器、智能存儲融合一體化設備等。
賽文交通網:如何看視頻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?
楊齊期:其實視頻沒有大數據這個概念,視頻本身它是一種圖像,并沒有所謂的可以直接索引或查詢的數據,必須要經過結構化以后,才能成為大數據的一個要素。而如何進行結構化?實際上是人工智能干的事情,就是人工智能把視頻圖片結構化以后,然后再用大數據的技術去處理,處理分析出想要的結果。這就好比數學和物理的關系,物理是總結和提煉自然規(guī)律的,數學是一種工具,在總結提煉規(guī)律基礎之上,用這個工具來計算出一個結果。實際上大數據就是一個求解,而人工智能在做分析總結的工作,這兩門技術是互相促進的一個關系。
賽文交通網:在你看來行業(yè)的技術拐點是什么?
楊齊期:智能,也就是AI,這絕對是整個安防行業(yè)的一個拐點,上一次的拐點是高清,這一次的拐點一定是智能。但是這個智能不能光停在嘴上,我們張總經常說,“看到”和“得到”之間是“做到”,“做到”才是最重要的。當然AI的方向有很多,“做到”的前提是真正解決用戶的需求,能落實到具體產品上,競爭力的關鍵第一是用戶需要你的產品,第二是在競爭者中你是最好的。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圖片新聞
最新活動更多
-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光器件研發(fā)工程師 福建省/福州市
- 銷售總監(jiān)(光器件)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/虹口區(qū)
-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研發(fā)工程師 北京市/昌平區(qū)
- 技術專家 廣東省/江門市
-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